值改革开放20周年之际,中国金融出版社隆重推出国家“九五”重点图书——特大型金融辞典《中华金融辞库》(以下简称《辞库》)。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戴相龙和中国金融学会会长黄达出任《辞库》主编。中国金融出版社同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中心密切合作,为组织编纂和出版《辞库》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概括起来,笔者感到《辞库》编纂有如下三个突出的特点。
一、融古今中外的金融知识,集中华金融辞书之大成
《辞库》所收集金融词条的知识内容,堪称当代金融辞书之最。《辞库》词条的收集主要来自如下四个大的方面:一是我国(包括港澳台地区)出版的金融及经济类的辞书。二是从我国目前的中央银行、三大政策性银行、各大国有商业银行、中国证监会等金融机构的现实业务中广泛收集整理。三是从社会上广泛征集。比如,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几个经济研究所、国内主要财经高等院校及综合性大学的金融系(所)的教师和科研人员,都为本书提供了许多金融新学科、新知识的词条。四是吸收国外金融辞书中的有益词条。譬如,参阅了由英国著名经济学家约翰·伊特韦尔等编写的《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词典》和《帕尔格雷夫金融大词典》。
二、集中华金融辞书精华,创辞书编写之先河
《辞库》编写中又增添了许多新的理论、新的知识内容。包括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金融体系、现代金融制度和良好的金融秩序制定了一系列新的政策,规划了金融改革的方向和蓝图。
第二点,在各卷之首设置了长达万字左右的概观性条目,这在金融辞书编写中当属首创。其内容是全面详细地阐述本卷的知识体系,探讨和界定一些关键性的概念,回顾和介绍其发展源流,并探寻其最新发展及趋势等等。如果把各卷的概观性条目汇编起来,就构成了关于金融学完整的知识体系,堪称一部权威的、系统的金融学著作。
第三点,一些卷别的设置上与现有同类辞书相比也是首创的。在17卷中有6卷是属全新的卷别。它们是:金融监管卷、政策性金融卷、合作金融卷、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卷、港澳台金融卷、金融机构内部管理卷。这些卷别中的词条内容新颖,具有开放性,与国际惯例接轨,绝大部分都是首次编入辞书之中。
三、严谨的治学风范,力求编纂一部传世之作
《辞库》严格按照专科辞典的编纂原则来组织和撰写,以金融理论权威及全国金融机构首脑部门的业务专家为基本编写队伍,集中全国数百名资深专家、学者的智慧,采用国际编写辞书通行的体例与方法,努力使之成为传世之作。
戴相龙、黄达主编在历次编委会、专卷研讨会、版式审定会等会上,一再对《辞库》的编纂提出了十分严格的要求,概括起来就是:全面、新颖、系统、实用、规范、经典。
全面,要求完整反映国内外的历史和现实业已成型的金融词汇和术语。以金融业务为主,兼顾金融理论、专门技术、工艺及其他金融运行环节,并适当收录精神文明、思想政治方面具有金融特色的词条。新颖,要吸收国内外最新的金融业务、金融知识、金融规范和金融研究成果;力求从新角度,以新内容充实和完善已有的金融词汇。系统,要求遵循金融理论的逻辑体系和金融活动的内在联系,展示金融运行的全过程,反映金融知识系统的架构。实用,要求充分反映金融业务具体操作程序和规范,以满足金融从业人员和其他有关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应用的需要。规范,要求做到:语言规范、释义准确、体例严谨、符合法规。经典,要求严格按照金融专科辞典的编纂原则和模式组织撰写,以理论权威和业务权威为基本写作队伍,集中全国一流金融专家、学者的智慧,采用国际通行的方法,力求成为传世之作。
“盛世修典”。我们国家改革开放以后的昌盛和繁荣,为金融出版事业带来勃勃生机。《辞库》这一盛世金融巨典的编纂出版,对我国金融文化知识的传播和积累,无疑会产生重大影响,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